蔡强 研究员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教育背景

  • 1991年09月-2003年03月   浙江大学 本科、硕士、博士

工作履历

  • 1999年10月 - 2000年02月   意大利 比萨大学,访问学者
  • 2003年01月 - 2004年12月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 2005年03月 - 2015年05月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 2009年10月 - 2010年03月   美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
  • 2010年06月 - 至今        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 2011年01月 - 至今        浙江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任
  • 2011年11月 - 至今        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2014年10月 - 2014年11月   美国FD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培训
  • 2015年05月 - 至今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 2016年05月 - 至今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

奖励与荣誉

  1.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水环境、食品中有毒污染物及微生物快速高灵敏监测平台开发与应用)
  2. 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首批杰出人才重点资助培养人员
  3. 2016年度南湖区先进工作者
  4. 2016年嘉兴市自然科学学术奖[Toxicity Evaluation of Pig Slurry Using Luminescent Bacteria and Zebrafish(发光菌及斑马鱼用于沼液的毒性评价)]
  5. 2014年嘉兴市自主创新贡献奖
  6. 2014年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饮用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预警应急技术研究)
  7. 2014年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
  8. 2013年嘉兴市自然科学学术奖(Rapid Classification of Hairtail Fish and Pork Freshness Using an Electronic Nose Based on the PCA Method)
  9. 2012年嘉兴市自然科学学术奖(漆酶催化酚类、苯胺类化合物的动力学分析及其测定废水中邻苯二酚的应用研究)
  10. 2010年嘉兴市科技进步奖(好氧-缺氧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的研制与应用)
  11. 2009年“南湖百杰”创业新苗奖

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生化分析测试技术和生化分析仪器设备,及其在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领域的应用技术。具体成就和贡献包括: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研究开发并小批量生产了多功能微孔板阅读仪、电子鼻、电化学分析仪、水质毒性检测仪和一体化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等国产仪器,开展了水中和食品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检验检测、水质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主持或参与创建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浙江省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担重要项目

  • 1.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15万,2005.4-2006.3
  • 2.基于酶电极阵列的污水毒性快速检测系统的研究,浙江省重点项目,28万2006.4-2008.4
  • 3.基于发光菌的在线毒性检测仪的研究与开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10万,2006.7-2008.6
  • 4.城市污水处理全流程节能降耗途径与技术集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万,2006.8-2010.9
  • 5.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动态监测与跟踪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50万,2006.8-2010.12
  • 6.基于基因工程发光菌的水质毒性预警技术和仪器化的研究,浙江省重大专项,65万,2007.7-2009.12
  • 7.有毒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126万,2007.12-2010.12
  • 8.快速诊断复杂水体污染的电化学酶传感器阵列及其反演机制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5万,2008.1-2010.12
  • 9.基于电子鼻的工业园区TVOC及恶臭评估技术的研究,市科技计划项目,10万,2010.4-2011.12
  • 10.浙江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浙江省科技项目,1000万,2011.01-2014.12
  • 11.生物过程仪器检测数据集成及数据库建立研究,科技部,381万元,2011.04-2013.12
  • 12.多模高通量光谱检测技术及部件,科技部, 546.59万元,2012.10-2017.09
  • 13.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仪器技术开发平台建设,40万,浙江省科技项目2014.07-2015.06
  • 14.城市河道污染底泥修复技术应用研究,区科技项目,10万, 2014.9 -2016.12
  • 15.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编制,65万,2015.-2016
  • 16.环境与食品安全生物传感技术学术交流项目(省自), 省自然基金,5万,2015.08月-2015.12
  • 17.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552万,2015.12-2017.12
  • 18.大云镇河道水质提升项目(梅花浜、南沙浜、东罗浜工程),195.506万,2017.05-2018.12.
  • 19.小型湖库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开发,136万,2017.05-2018.03
  • 20.嘉兴市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运维服务合同,607.2984万元,2017.11-2019.11(尚未签订合同,正在办理中,已中标)

代表性著作及论文

  • [1] Evaluation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Landfill Leachate Using the Toxicity Assessment Meth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Public Health, 2016, (12):1262(SCI)
  • [2] 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综合毒性评估及鉴别.环境科学.2015,36(7),2604-2609(EI)
  • [3] Wenyan Chen, Qiang Cai, Zhao Yan,et al.Toxicity Evaluation of Pig Slurry Using Luminescent Bacteria and Zebrafish.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4, 11(7), 6856-6870(SCI)
  • [4] 基于顺序注射分析法的丝网印刷型生物传感器系统的研究.2014,4,39(4):511-515 (SCI)
  • [5] 基于电子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现场TVOC和恶臭的评估.环境科学.2013.34(2),462-467(EI)
  • [6] Developing a Novel Sensitive Visual Screening Car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Food Control,2013,30(1):15-23(SCI)
  • [7] Fast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Pb2+ in foods using disposable screen-printed electrode modified by reduced graphene oxide. Sensors, 2013, 13(10): 13063–13075(SCI)
  • [8] Gas-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ophoretically assembled compositelm of oxygen plasma-treated SWCNTs and PEDOT/PSS polymer.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2013,178: 279-288(SCI)
  • [9] Screen-Print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DNA Hybridization. Chin J Anal Chem, 2012, 40(8)1194-1200(SCI)
  • [10] Rapid Classification of Hairtail Fish and Pork Freshness Using an Electronic Nose Based on the PCA Method. Sensors,2012,12(1):260-277(SCI)
  • [11] 基于丝网印刷碳电极的微囊藻毒素-(亮氨酸-精氨酸)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2011,4,39(4):443-448(SCI)
  • [12] 吡虫啉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2010,12,38(12):1737-1741(SCI)
  • [13] A New Approach to Quantify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film Kinetic Parameters by in Situ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Uptake Rate (OUR).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Vol.43 (3), pp.757-63(SCI)

部分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其他

  • 1.2017年一种八通道可切换光源吸收光谱检测装置,ZL201410448173.X
  • 2.2016年一种用于排污口的截流预处理装置,ZL201620011731.0
  • 3.2016年接触氧化式喷泉曝气系统,ZL201620009437.6
  • 4.2016年一种PEDOT/bmim[PF6] 导电离子液体聚合物气敏薄膜传感器的制备方法,ZL201310118241.1
  • 5.2014年一种用于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快速检测的电子鼻的预处理装置,ZL201110394499.5
  • 6.2014年全自动多模式光谱检测软件V1.0
  • 7.2014年多功能微孔板分析仪软件V1.0
  • 8.2013年微藻培养在线测量与控制软件V1.0
  • 9.2013年一种快速检测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的电子鼻系统,ZL201110130429.9
  • 10.2013年多功能光学检测流通池装置
  • 11.2011年便携式液膜萃取富集装置及萃取富集方法,ZL200910096047.1
  • 12.2011年具有铁锰净化功能的饮水机,ZL200910153214.1
  • 13.2010年电子鼻的实时测量控制与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软件V1.0
  • 14.2010年多通道发光细菌在线水质毒性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ZL200910096017.0
  • 15.2010年丝网印刷电极及制备工艺和传感器及检测方法,ZL200710067411.2
  • 16.2009年大肠杆菌破碎全菌体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0610113828.3
  • 17.2009年大肠杆菌鞭毛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0610113829.8
  • 18.2009年大肠杆菌菌毛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0610113826.4
  • 19.2009年大肠杆菌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ZL200610113100.0
  • 20.2009年大肠杆菌菌体多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ZL200610113827.9
  • 21.2009年检测水质毒性的套管式发光菌光纤探头及其制备方法,ZL200710121175.8
  • 22.2009年一种基于流动注射分析的电化学分析仪,ZL200610113139.2
  • 23.2009年一种手持型电化学分析仪,ZL200610113140.5
  • 24.2008年一种检测2,4-滴的一次性安培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ZL20041009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