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11月17日,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管委办、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承办的长三角产业创新峰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峰会以“产业新生态、资本新动力”为主题,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企业与政府更好交流、科技与创新更好交互、产业与资本更好交融,深化产业合作内涵,提升资本合作能级,全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来自长三角各地市的代表和知名企业家近600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在这一背景下,本次峰会的举行可谓恰逢其时: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区域合作大势,遵循产业协同、资本创新的发展关键,着力探讨如何构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同体系、资本如何更好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重要课题。
作为峰会的重头戏,上海市普陀区作为首发倡议方,与江苏南通、江苏盐城、江苏连云港、浙江舟山、浙江台州、安徽淮北、安徽铜陵等七个苏浙皖的地市,共同启动“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这一开放创新平台,并邀请山东临沂作为伙伴城市。上海市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军表示,普陀区将以“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成立为契机,与各兄弟城市深化交流合作,共同为促进长三角产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未来,“长三角产业创新城市联盟”将聚焦“产业+资本”,探索城市协同创新和区域合作共赢的新方向、新模式、新空间,扩大联盟影响力,深化产业合作内涵,提升资本合作能级,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峰会上,“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设立。据国盛集团董事长寿伟光介绍,“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以构建长三角区域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生态为目标,由国盛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100亿,首期规模25亿。基金将面向国际国内,立足长三角,聚焦区域内龙头公司的并购重组、国企混改、股权投资等,引领区域产业资源、创新资源的优化、整合、协同,促进产城乡一体化融合,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同时亮相峰会的还有“长三角产业创新智库联盟”签约仪式。“长三角产业创新智库联盟”旨在协同发挥智库力量、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首批发起成员为: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院、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未来,“长三角产业创新智库联盟”将通过倡议共同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开展学术研究、课题合作、信息交流、论坛组织等多形式合作,聚焦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政、产、学、研跨领域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特色新型智库优势与先导作用,通过多层次务实合作和全方位对接交流,促进产、学、研各机构在产业创新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协作,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
峰会上发布了2018“新华-上普中国资本市场并购指数”。“新华-上普中国资本市场并购指数”是在对中国证券市场并购指数、上海产权市场并购指数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形成的,是反映中国资本市场上并购交易活跃度的风向标。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编制,至今已连续发布五年,是中国资本市场中唯一的并购细分领域指数。每年选编50个典型并购案例,重点筛选十大代表案例和指数报告,一并由新华社在其全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已成为国内权威并购指数。
峰会还邀请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吴越,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首席专家张道根,分别围绕新时期一体化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
此外,峰会还举办了题为“产业协同创新、资本创新引领”的主题论坛,邀请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元、江苏沙钢集团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沈谦、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总裁朱春荣、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王平、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世军、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袁国华、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帷、上海云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夏晓燕、浙江树兰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郑杰进行主旨发言,并邀请部分论坛嘉宾开展圆桌对话。
长三角作为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区域,各类创新产业要素密集,各类优质资本聚集,各类超级企业云集。更好发挥长三角产业优势、资本优势,打造世界级企业,必将对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快推动长三角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