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资讯
  2. 媒体报道
  3. 信息产业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动能和创业创新主战场
信息产业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动能和创业创新主战场

三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成为观察世界前沿技术的新窗口,浙江更敏锐地感知信息经济的澎湃力量,并把它作为全省八大万亿产业之首来抓。

在全国层面,浙江已经做到“三个最”:2013年“最早部署发展信息经济”,2014年“最早制定政策、出台规划”,2016年“最先获批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3454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省GDP比重9.3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型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创业创新主战场。

浙江信息经济的发展,在推动浙江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加速着浙江与世界互联互通的脚步,也改变着世界。

之江实验室,打造创新高地

肩负使命,倾注着浙江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责任与担当,2017年9月6日,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之江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立。

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者,之江实验室是根据“一体、两核、多点”架构组建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介绍,“一体”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体化运行的事业单位——之江实验室;“两核”即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是之江实验室依托的主要研究力量;“多点”是指之江实验室将逐步吸纳省内外、国内外具有领先优势的科研力量为己所用,充分发挥综合性开放研究平台优势。

独特的魅力,让之江实验室一经亮相就被广泛关注。10月29日下午,之江实验室在浙江大学举行了首场校园专场招聘会。当天,900多名应届博士、硕士研究生涌入浙大玉泉校区永谦剧场,3个小时,之江实验室便收到直投应聘简历600多份。

“之江实验室瞄准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立足浙江省现有优势,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聚焦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之江实验室将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基础学科群、建设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汇聚一批全球顶尖研发团队、取得一批重大共性技术成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之江实验室发展规划,到2022年,实验室将集聚科研人员两万人,打造顶尖科学家、行业领军人才领衔的创新创业团队200个。“之江实验室将谋划建设智能云平台、工业物联网平台、量子计算研究平台等大科学装置,争创国家实验室。届时,将为浙江新一轮发展插上强健的科技翅膀,为打造 互联网+ 世界创新高地贡献浙江力量。”袁继新说。

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实现产业化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至今的一年,浙江多个科技创新基础平台相继诞生。

今年以来,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宁波大数据产业基地正式开园,量子计算实验室、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一批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

前沿技术创新着眼于前端,而后端的应用和产业化,也在浙江依靠数字技术蓬勃发展起来。

在位于嘉兴市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科学家在线”已经建成了一个涵盖1100万华人专家、650万国际活跃专家及80万家高新企业的数据库。当企业遇到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关,在平台登记需求,平台会自动向2000位专业相关的专家发送邮件和短信。3天之内,平台就会选择3-5名专家与企业对接。

包括“科学家在线”在内,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累计承担了600余项科技项目,孵化引进了一批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企业,总数超过500家。

与之江实验室不同,“长三院”自始至终的目的,是推动大学和实验室里的技术实现产业化。

数字经济,传统企业的新动力

已经难以计算,有多少浙江传统企业正在通过注入数字经济基因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1992年投产的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国毛纺、毛针织行业10强,也是全球精纺纱线细分领域前三强。从2011年起,新澳纺织启动了一项重大改革:机器换人。

据省经信委统计,前三季度,全省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投资达5075.6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2.7%。

近三年,浙江省因减少简单人力用工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近30%。截至9月底,全省新增上云企业近8万家,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已成为提高企业增长动能的重要抓手。

另一些传统企业甚至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

在杭州,有着30年历史的传化集团,一改“制造业企业”的面貌。客车领域的滴滴公司,连接了客车司机与乘客,而传化集团则连接了货车司机与货物。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传化集团创立“传化网”智能物流平台,建立了生产性物流供应链。

创客之城、云端气息,互联网大潮中的浙江底气

梦想小镇,无疑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它集聚着最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群体。创建才两年,梦想小镇已汇聚一万多名创客、2000多个创业项目,集聚管理资本1680亿元,成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信息经济、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科技金融等产业集群快速壮大。

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科技界的一场盛会。在云栖小镇,聚集了阿里云、英特尔、富士康等650家高精尖企业,它们当中的涉云企业超过500家,年涉云产值超150亿元、税收超10亿元,是我省信息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大会展区内的各式黑科技,更在触摸科技前沿的脉搏。

今年,浙江更是提出实施“十万企业上云行动”,向更具前瞻性的创新要发展、要红利。截至9月底,全省新增上云企业数已由6月底的37658家上升至逾8万家,同时,截至7月底,全省各类云平台服务商已达200家。有人算过一笔账,新增10万浙企上云,带来的利润将以数百亿元计。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