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资讯
  2. 媒体报道
  3. 我市深化服务对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我市深化服务对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本报讯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昨天,“科技三会”精神学习贯彻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及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港区分管负责人共同学习了会议精神。嘉兴市做好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属的专项服务组,昨天也走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进行了深化服务对接。

2016年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加快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化院地合作的主动作为之年。今年3月,浙江省与清华大学新一轮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对省校在“十三五”期间合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战略咨询合作及人才合作进行谋划。5月初,嘉兴市做好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同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7个专项服务组。5月中旬,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对接嘉兴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7个对接嘉兴市工作组,从政策、人才、产业、成果转化、金融、院区建设等方面建立院市合作会商推动机制。两项举措预示着院市合作会商推动机制初步确立。

“‘一办七组’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现场会、对接会、考察走访近20次,有效促进了院市双方的全方位了解和互动,为研究院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主意、想办法、给政策。”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涛介绍说。通过对接,目前有的问题已经形成了积极稳妥的实施方案或细则;有的已初步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有的工作则在反复沟通中得到推进落实。

据了解,作为院地合作的典范,走过“十二五”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各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以嘉兴总部为主体,京杭甬台等地产学研基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和“立足嘉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的辐射效应,集聚了一支230余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先后在生物医药、生态环境、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和分析测试等领域建立了“5所1中心”的科技创新平台,拥有6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及各类创业创新平台、联建中心30余个。

“下一阶段我们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一是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贡献;二是建设成为清华大学产学研的实验平台和校地合作样板,为清华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作贡献;三是全面服务于长三角重大发展战略,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行示范平台。”王涛表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院区平台建设为基础、科技金融融合为导向、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撑的总体发展思路也已确定。

听取介绍后,专项服务组和对接工作者还就近期需要深化的省校院地合作的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了交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也将按照“省校合作的桥梁、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的基地”这一发展定位,进一步深度融入地方创新发展。

《嘉兴日报》 201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