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资讯
  2. 综合资讯
  3. 走近科技特派员 | 朱建龙:“另类”工程师的农村水环境保卫战
走近科技特派员 | 朱建龙:“另类”工程师的农村水环境保卫战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推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浙江率先得到全省域系统广泛深入的实践。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代表回信,满怀深情肯定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年以来,广大科技特派员在之江大地田间地头取得的累累硕果,并着眼未来提出殷切期待。

在长三院的科研队伍中,

有一批科技特派员,

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把技术送到农民家……

1.jpg

朱建龙,民盟盟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13年入职长三院,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工作,2016年起,先后担任嘉兴市余沈水产专业合作社、余新镇农业技术水利服务中心科技特派员,2021年获得嘉兴市第八批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在长三院,朱建龙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因为他是认真出活的好工程师,而在嘉兴的农民眼中,他更是位实实在在的技术专家。他说“科技特派员制度让我也有机会能深入农村、更了解和熟悉农村,也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到一条合适的路”,这便是他的农村水环境保卫之路。

为农村的“真问题”寻找“真经”

2.jpg

早在农民还靠大规模传统养殖增收致富的时候,朱建龙就关注到了因为养殖尾水导致的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嘉兴曾是甲鱼的重要产区,普遍采用的温室甲鱼养殖尾水直排会加剧河道水质的富营养化,使脆弱的水环境不堪重负。

3.jpg

朱建龙第一次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派驻余新镇余沈水产专业合作社,以解决甲鱼养殖尾水处理排放和回用难题为起点,他想到了用生物+生态治理的办法式处理废水,在小试后开展了囤水池集中调节+水培蔬菜生态处理+MBBR生物处理的中大试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实际处理了温室甲鱼废水400平米、外塘甲鱼尾水近50亩水域,处理后的尾水成功用于虾塘的补充用水,形成了养殖基地内部的水体循环系统。此外他还争取了省科技研发项目的专项资金和市农业局项目配套资金共50余万元。该合作社因此被评为“浙江省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基地”,该示范技术先后在南湖、桐乡等多个甲鱼养殖场得以推广。

工程师里“三好生” 服务农民的“智囊团”

朱建龙从不把自己定义为单纯做科技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做的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改进,还有项目推进的整体服务,相当于是施工、设计、建设、监理四方之外的第五方,哪些地方是要点、哪些环节是重点,都需要充分地和各方沟通和悉心的指导,因为许多项目的设计它是流程化的,跟现场每个场景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4.jpg

在参与余新镇农业技术水利服务中心“碧水绕村”“碧水绕镇”的项目中,他作为南湖区“治水剿劣”专家组成员,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帮助服务中心对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工作中的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讲解和指导;在开展设计和改造时“挨家挨户与农户沟通、协调、修改方案”;为了精细化做好设计,团队对余新整个主干河道流域进行了污染源的排摸,形成了600余页的调查排摸报告,至今仍是是余新最齐全的关于域内河流的调查报告。

5.jpg

随着新型农村污水治理工艺的示范应用和河道治理等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展开,余新水质逐年提升,基本实现全镇生活污水零排放,出入境、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其中团队主持设计的长秦村庙浜一区北部站点被评为省农村生活污水优秀示范案例。

嘉兴农村污水处理的拓荒者

2013年,已在水污染治理行业工作多年的朱建龙,在长三院创建团队,加入了浙江“五水共治”大军。据他介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当时是新兴行业,整个嘉兴能做农污治理的团队屈指可数,且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在2015年正式铺开南湖区农污项目的时,团队总共就四个人”,遇到了很多新问题,需要快速在项目实施中去摸索、学习。朱建龙回忆起曾经的辛酸和紧张感还历历在目,“白天看现场,晚上就得把图纸画好,再做设计。由于时间紧、任务量大,我们连续两个月,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累了就在座位上趴着睡会儿,第二天早上继续干”。

11.jpg

在实干中,朱建龙成长为一个专家型工程师,从工程方案、图纸设计、现场指导、技术推广到自己开发新工艺设备、专用填料、信息平台、施工监管、技术培训,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了实现农村治污信息化、智能化,团队组织了三项关键设备研发,建立在线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分级分类问题诊断体系、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提供了实时在线监测、故障告警、电子信息清单报送等全方位运维服务。

扎根在乡镇的污水运维“特战队”

6.jpg

如今,朱建龙的现场监管小分队被亲切地称为“驻镇工程师”,他们行走在各个自然村落间,查看进度、督促施工方开展整改,实地考察每家每户的排污口、化粪池这些脏活累活也是“家常便饭”,他说这活“是个苦差事”“一周有4天在外面跑,不在农村驻点就在建委、环保局、治水点,要么就是在去的路上。”,而他的团队就在一场场硬仗中打磨成长起来。对于刚从学校出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朱建龙培养他们自有一套办法:“我都要求他们至少在外面待两年,再回来做技术方面的工作。因为只有到了现场、去了一线,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之后,才有资格来说、来做这个事情。”看着自己三十人的团队,朱建龙十分满意,他们正逐渐凝聚和壮大。

7.jpg

2017年以来,南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从“零”到“有”,各村镇的水环境变化肉眼可见,科技特派员们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朱建龙团队承担的嘉兴市农村污水综合治理工作迄今服务了乡镇50余个、行政村200余个,受益农户超20万户。

8.jpg

尽管这条路上充满苦与累,朱建龙谈自己的工作还是倍感骄傲,“虽然不能让农民直接增收致富,但能通过提供洁净的水源给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和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