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创新
  2. 院属研究所
  3. 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

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

简介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直属科研机构,部门以发展农-食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和保存的工程技术、食物供应链绿色低碳技术、营养健康新技术,助力“农食融合”高质量发展、以保护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为宗旨;以农-食品安全,农-食品营养,农-食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破技术壁垒,建成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农-食品科技研究与工程应用机构,凝聚一支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技术队伍,形成一批农-食品科技成果,促进区域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目前,研究所现有55余名全职科研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名,硕博人才31名。

发展历程

食农所发展历程.png

研究领域

食品农业

研究方向

1.现代农-食产品生产: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保藏与新功能食品、食品与精准营养应用

2.新一代仪器装备:新型农-食产品检测仪器、智慧农业与农机装备、农-食品加工制造装备

3.农-食产品质量安全:农-食产品的检测与认证认可、农-食产品风险评估与标准、全链条农-食生产的监管技术

4.农-食产品生产环节保障:绿色宜居乡村环境治理、农-食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农-食产品碳排放评估

科研成果

承担国家、省、市以及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 39篇;申请或授权专利50余项。先后承担了10余个食品相关的国家部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同时,与达能、雅培、娃哈哈等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研究,已受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

部分国家级项目:

1.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与智能化监督关键技术研究

2.食品安全数据融合与可视化应用技术

3.中欧食品安全合作H2020-EU-China-Safe

4.用于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环境生物治理等生物过程的新一代先进科学仪器研制

5.多模式高通量光谱检测技术及部件

6.高通量微生物进化仪的研制

7.农产品物流动态过程品质监测与跟踪技术研究

8.建立地理标志大米的蛋白质指纹技术用于监测与应对食品造假

9.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对中药材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10.进口高风险食品认证认可符合性评价与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研究

11.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检测及风险评估数据一致性评价的参考物质共性技术研究

12.食品安全风险评价、预警与决策研究

13.中国博士后基金会面上项目一等资助“环境致敏原线性表位特征肽的同位素稀释高分辨质谱鉴定”

部分省级项目:

1.基于基因工程发光菌的水质毒性预警技术和仪器化研究

2.全自动均相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

3.衢州市集聚区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4.生物标志物在杭州湾海域生态风险评估中的研究与示范

5.体内外生态毒性检测技术和海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6.无试剂多参数水质原位监测系统的研制应用

7.便携式重金属测定仪的研究

8.超灵敏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纳米生物传感器阵列技术的研究

9.分子光谱核心光学检测部件和技术开发平台

10.基于图像分析的茶树光诱害虫识别与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11.Q-orbitrap高分辨质谱用于生物样本中典型镇静药物的靶向和被靶向检测技术研究

12.婴幼儿配方米粉中隐蔽过敏原的检测

13.UPLC-Q-Exactive 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

14.山羊奶粉中牛奶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15.基于核磁和质谱分析技术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物质的应用基础研究

16.黄芪中赭曲霉毒素风险评估和限量制订建议研究

17.新型体外诊断试剂及医学检验仪器研发——基于高通量流式点阵检测技术的全自动流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研发与产业化

18.食用菌多糖高效生物提取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1.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

2.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

3.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

4.食品中伏马菌素的测定

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1.河豚鱼肉糜中河豚毒素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2.河豚鱼肉糜冻干粉中河豚毒素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3.织纹螺肉中河豚毒素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4.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5.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6.小麦粉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及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7.玉米/花生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玉米赤霉烯酮

农食产品评价的成果:

1.食品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

2.食品安全事件预测与空间分布分析

3.中药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限量标准

4.食品欺诈风险预测系统

农食产品生产加工的成果:

1.活性多糖提取中试生产线

2.活性多糖产品开发

3.电磁保鲜技术及装备开发

4.太阳能—热泵低温干燥技术及装备开发

废弃物资源化成果:

1.小龙虾壳资源化ECO-FARM试点示范

2.乡村生活垃圾及资源化技术装备示范

3.秸秆规模化处理工艺示范

4.农污处理设施获浙江省示范案例

智慧农业的成果:

1.植物工厂

2.智慧农业大数据服务

3.智慧渔业与水质感知系统

此外,针对在食品智造产线中各环节中风险因子及营养组分,研制了生物识别为核心的微量组分高通量高灵敏检测技术与仪器,并评估毒性/功效大小,解决了食品智造产线中微量风险因子及营养组分高通量高灵敏定性定量分析的难题。经行业和成果鉴定协会认为,该技术可用于微量组分高通量高灵敏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自主知识产权,规避国外技术垄断。

产品与服务

科技平台: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

2.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浙江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4.浙江省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

5.嘉兴市食品安全与营养重点实验室

成果转化及自主孵化企业:

浙江清开食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团队简介

蔡强 所长,博士、研究员、浙江省151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主要方向:检测技术和仪器化、毒理与风险评估。

陆隽 副所长,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生物工程院教授,主要方向:功能食品,天然化合物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糖尿病风险预测,糖尿病心脏与肾脏并发症的治疗,以及癌症辅助疗法。

重要团队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玉龙 博士,研究员,主要方向:现代生物农业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推广。

朱建龙 高级工程师,所长助理,主要方向:农村污水治理、河道水体修复等相关的技术转化和服务。

纪伟 博士,主要方向:风险评估和营养素功效评价、药食同源产品开发。

吴利芳 硕士,所长助理,主要方向:风险管理、监管科学。

沈补根 硕士,主要方向:园艺作物生产标准化技术研究,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工艺研究及产业化。

张红雷 智能装备实验室主任,主要方向:食品智慧工厂关键工艺装备的柔性制造与产业化应用。

诸寅 硕士,副研究员,所长助理,主要方向: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营养评价。

黄灿灿 硕士,副研究员,主要方向:环境和食品安全领域检测仪器和器件的开发及检测。

彭强辉 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方向:环境工程。

主要兼职人员:

余铭(兼职) 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方向:农业规划、农产品/食品加工与保鲜。

吴新荣(兼职)博士,研究员,主要方向:AI生物育种。

在站博士后:

许颖 博士后,主要方向: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刘广鑫 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方向:产业生态学。

李恺 博士后 主要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樊明聪 博士后,主要方向:植物源活性多糖的构效研究及多糖中试提取工艺技术推广。

联系方式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
  •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亚太路705号A座15楼
  • 邮编:314006
  • 电话:0573-82586613
  • 传真:0573-82586613